《数说北京》:健康消费正流行|张彬|北京广播电

摘 要

  8月17日20:05 锁定BRTV财经频道《数说北京》 本期节目嘉宾: 京东大数据研究院 高级研究员董菲 媒体评论员张彬 和主持人海峰一起聊一聊健康消费。 近几年,王秀华感觉周围的人越来越

8月17日20:05

锁定BRTV财经频道《数说北京》

本期节目嘉宾:


京东大数据研究院 高级研究员董菲


媒体评论员张彬


和主持人海峰一起聊一聊健康消费。


近几年,王秀华感觉周围的人越来越关注健康类产品。

王秀华:我觉得通过这个疫情,大家觉得什么都抵不过生命身体。我们身边的大爷大妈,原来练舞蹈,到那儿就跳,跳完了我就这么着。现在都知道,戴着护膝、戴着护肘、带着护腕,都准备好了。


邹鑫森,是一位做了十年健身教练的健身达人,为了保持体型,平时购买最多的健康产品就是蛋白粉和鸡胸肉。


邹鑫森:过去健身的人寥寥无几,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健身,想健身,而且想科学的健身。


近年来,健康类产品深受消费者追捧,成为新的潮流风尚,健康消费服务种类众多,根据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、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、中国保健协会共同主办,中国卫生经济学会为学术支持发布的《中国健康经济白皮书2019-2020》来看,健康产品和服务消费类别包括:健康管理服务、健康食品、健康用品、健康金融产品、健康旅游、健康养老服务等六大类。消费者在这六大类的消费比例分别为52.2%、83.3%、81%、44.8%、27.8%、23.2%。从消费支出来看,健康食品产业所占比重最大,约占34%,其次为健康用品产业,约占30%,健康管理、健康金融、健康旅游产业市场规模依次为:18%、13%、4%,健康养老产业市场目前仅占1%左右。


梁于阳,一位科技暖男,2014年,由爱而生,创立了一家设计健康产品的企业。

梁于阳:当时创业完全是因为她,这是我大女儿,小时候老流着汗,经常发烧,晚上如果孩子烧高了,容易惊厥,技术男就想到我如何去监控她的体温,于是就发明了这个能连续监测体温的产品。


当智能体温计监测到的温度在设定温度以外时,过高过低,所连接的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就会有铃声提醒。随着这款智能体温计被推向市场,温度监测功能也被应用到各个领域,比如放在运输食材的货车内、生产车间内,做到实时监测不同使用者或产品的温度。


梁于阳:2014年,数字化健康开始火起来,我想为什么那个时候火起来?实际上当人们生活越来越好的时候,就开始健康相关的话题越来越热。而2014年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时间点,第一越来越多的手机变成智能的,第二很多手机有蓝牙低空耗功能,蓝牙低功耗有一个好处,它很小,但能够用一年。

将健康指标量化成为当下健康硬件类产品的主要发展方向,而监测类产品需要企业自身做大量测试和校验。一方面靠企业自我监督,另外政府监管也同样重要。

本期节目的嘉宾对健康消费还有很多自己的观点,如果想了解更多内容,请关注今天晚上8点05分北京广播电视台财经频道《数说北京》!

qyangluo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昵称:
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验证码: